【www.csjbb.com--起英文名】

  近几年来,改名、更名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涉及领域多样化,从城市名到高校名再到企业品牌名,最典型的几个例子莫过于欲更名城市“黄山”为“徽州”,“泸州医学院”二度更名至“四川医科大学”再到“西南医科大学”,不管其名副其实好还是名不副实都好。从“中国好声音”到“中国新歌声”,回归到主题,更多的还是品牌和企业的起名,尤为不可随便。

  企业的起名和品牌的起名其实是一个老话题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的企业在起名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是好。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企业品牌起名的那些事儿。

  脑袋一热的随手捏来往往不是个好法儿

  有很多的企业品牌对自我的保护意识淡薄,总认为与己无关,认为企业名或品牌名只是一个代号、称号而已,没必要大费周章,随便取一个就行了。往往这样的品牌在刚创立初期或者只是为了挣钱而已,至于名字如何臭暂且不管,等到日后名声响亮了却又不知所谓了。总之,认为企业叫什么不重要,只要产品做好、服务做好、管理做好就可以了。很多知名的大公司都因为在创立之初时缺乏品牌顶层设计而在之后的行程上造成尴尬。

  举个例子,电商京东,在起用域名的使用上一波三折,从最初的随意域名到斥巨资买下“jd.com”的教训足以让我们看到品牌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京东2007年开始使用360buy.com时,当时认为这个域名寓意非常好,很合购买性质,360天,天天买……非常合互联网思维,但消费者却总以为京东和360杀毒软件有什么关系,一不小心就给别人带去了流量。另一方面360buy不便于一般消费者记忆,不少用户要通过百度等搜索后再进入京东网页,京东每年需要向百度等搜索引擎支付大约6000万元的流量费,最后使得京东不得不花巨资买下jd.com域名。

  无独有偶,京东并非互联网领域唯一一家花巨资购买域名的企业,小米、唯品会、新浪微博等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琢磨太透也不行,品牌起名是品牌战略的上层设计

  随着一个个关于企业改名、域名更换的惨痛教训,也让一些创业者们逐步开始重视品牌设计,所以对企业或是品牌的名字赋予了很高的期待,希望它能包罗万象,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比如说希望一个品牌名称要高大上,高不可攀,却又想这个名字要有地气;希望一个名字同时能够将目标客户的特征属性、心理属性表达出来,需要体现出企业的实力和资本,看上去要大气,听上去要有质感,而且要简单,同时要体现极致的服务,突出消费者的明智,明确产品的实用性……等等等等。

  实际上,企业起名并非是万能的,也不能包含太多内容,包含的要素太多就使这个名字趋向于综合,自然就少了些锋芒,指向性就不明显,在今天这个信息泛滥的商业环境下就很难出头,无法让目标消费者快速地记住你。所以,企业在起名时应有侧重点,至于侧重点是在产品功能还是企业理念又或者是消费者,则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进行设计了。

  例如海信,“海信”的英文是“HiSense”,在外国人眼中是“High Sense”,即“高灵敏、高清晰”的意思,为产品推向世界做了很好的铺垫。

  同样的,在2004年,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将其在中国销售的独立豪华品牌凌志改名为雷克萨斯(Lexus),虽然很多人对丰田的这一举措并不看好,但从丰田佳美改为凯美瑞(Camry),霸道改为普拉多(Prado),花冠改为卡罗拉(Corolla)等一系列的改名事件来看,丰田确实是在为全球品牌一致性的大战略布局,虽然短时期内雷克萨斯难以被那个年代的消费者所接受,但随着新进目标群体对雷克萨斯品牌的认可,丰田的改名战略还是会取得成功。

  所以给品牌起名需谨慎 不然广告费白花了

本文来源:http://www.csjbb.com/47188/